在不确定中试探方向:亚马逊与google的同步实验

最近一直在思考,怎样才能算一次“成功的上架”亚马逊任务。没有带动、没有结果,很难判断算不算成功。整体流程可能会和网赚类似,也可能完全不同。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,所以只能边试边看。

昨天开了ChatGPT Plus,顺手又拉上Gemini,让它们帮我互相分析亚马逊项目的可行性。两个AI各有观点,一个更注重逻辑,一个更强调操作,我夹在中间听了半天,仿佛在主持一场跨领域的策略会议。一直聊到晚上十点半,脑子都快炸了。

最终还是得自己做决定。我筛选了他们的建议,只留下那些看起来朴素但可执行的方案,决定先从简单的部分入手。因为时间问题,只加了两个测试:网赚这边加一个,亚马逊也加一个。这样至少能保证节奏不断,但也不会太冒进。

当然,我也知道这两个样本的参考意义有限。要真正看到趋势,还是得不断加量、不断验证。单个测试的数据几乎没有统计价值,只有当数量足够时,问题才会显形,方向才会清晰。所以后续肯定会继续增加任务,让结果更具参考性。

目前阶段只能说,一切都在摸索中。具体能不能跑通,现在没人能下结论。也许亚马逊的逻辑最后真会和网赚相似,也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。但这种不确定的过程,我已经很熟悉了。从EMU到xx,再到现在的亚马逊,每一次新的跑法都要重新摸索规则。你无法预测,但可以保持冷静。

做项目这几年,我越来越能接受“未知”这两个字。未知不一定意味着风险,它更像是一种筛选机制——能耐心试下去的人,才配看到结果。网赚要继续,亚马逊要推进,不管哪个先出成绩,都算一步。项目不怕慢,就怕空转。只要方向在,路总会走出来。
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