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新鲜事物,也算是重新踏上网赚之路

最近开始尝试一些新的东西——老实说,一开始还有点犹豫。毕竟习惯了EMU的节奏,突然换方向,总觉得不确定、不踏实。但心里也明白,如果一直停留在熟悉的框架里,就永远看不到新的可能。 所以决定接纳这种不确定性。学习新的操作流程,尝试不同的策略,摸索新的思路。过程里有错,有迷茫,也有小小的成就感——每一次操作都像在走迷宫,出路不清楚,但能感受到自己在动。 过去的经验固然有用,但真正的挑战,是面对完全未知的东西。接受新鲜事物,不只是学会技巧,更是让自己习惯一种开放的心态:不再害怕失败,也不急着证明什么。你尝试,就好;能做得好,是加分;做不好,也只是成长的一部分。 走向这条网赚之路,意味着从零开始,也意味着重新定义自己的节奏。不再追求急功近利,也不再被旧模式束缚。每一步都算是探索,每一次调整都算是积累。最重要的是,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,不是被逼的,也没有外界标准去衡量。 或许以后会遇到更多挑战,也会有不顺心的地方。但正因为是新的方向,每一点进步都让人觉得踏实。接受新鲜事物,也算是给自己的一次刷新。网赚才刚开始,但我愿意慢慢走,把每一步都走清楚,也走得舒服。

两个账号,两种节奏的测试

这两天的进展还算顺利,两个账号都有了点动静。一个是新任务,打款230,算是刚起步。虽然目前量不大,但后续的现金流应该没太大问题,起码能正常跑起来。另一个是老任务,只跑了一天,出了47刀。数额不多,却给了我一点信心。至少说明逻辑没问题,后续可以继续放量测试。尤其这个老任务是次月付款,周期长一点,但安全系数高,完全值得期待。 可惜的是,这个任务是在PB上做的。因为其他项目的原因,关联账号被取消,直接断掉了跑量。那一刻确实有点郁闷,感觉刚看到曙光就被掐灭了。后来想想,也没什么好抱怨的,这种事情做久了早已习惯。能跑一天是运气,能复盘出来才是真功夫。于是我赶紧联系了那位美女AM,打算重新换一个账号再测。换个平台、换环境,测试的价值反而更大。 做google和跑任务,最怕的不是亏,而是没得测。亏钱还能买数据,不测就什么都没有。很多时候不是项目的问题,而是耐心的问题。现在我不求一下就爆单,只希望持续能跑、有稳定反馈。慢一点没关系,只要方向还对。 从一个新任务到一个被封的老任务,再到重新找AM换号,这种循环其实已经成了日常。操作的细节在变,思路没变——稳中试,错中学,别急着求结果。做项目的人都懂,有时47刀比4700刀更让人安心,因为那代表你还在往前。

在不确定中试探方向:亚马逊与google的同步实验

最近一直在思考,怎样才能算一次“成功的上架”亚马逊任务。没有带动、没有结果,很难判断算不算成功。整体流程可能会和网赚类似,也可能完全不同。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,所以只能边试边看。 昨天开了ChatGPT Plus,顺手又拉上Gemini,让它们帮我互相分析亚马逊项目的可行性。两个AI各有观点,一个更注重逻辑,一个更强调操作,我夹在中间听了半天,仿佛在主持一场跨领域的策略会议。一直聊到晚上十点半,脑子都快炸了。 最终还是得自己做决定。我筛选了他们的建议,只留下那些看起来朴素但可执行的方案,决定先从简单的部分入手。因为时间问题,只加了两个测试:网赚这边加一个,亚马逊也加一个。这样至少能保证节奏不断,但也不会太冒进。 当然,我也知道这两个样本的参考意义有限。要真正看到趋势,还是得不断加量、不断验证。单个测试的数据几乎没有统计价值,只有当数量足够时,问题才会显形,方向才会清晰。所以后续肯定会继续增加任务,让结果更具参考性。 目前阶段只能说,一切都在摸索中。具体能不能跑通,现在没人能下结论。也许亚马逊的逻辑最后真会和网赚相似,也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。但这种不确定的过程,我已经很熟悉了。从EMU到xx,再到现在的亚马逊,每一次新的跑法都要重新摸索规则。你无法预测,但可以保持冷静。 做项目这几年,我越来越能接受“未知”这两个字。未知不一定意味着风险,它更像是一种筛选机制——能耐心试下去的人,才配看到结果。网赚要继续,亚马逊要推进,不管哪个先出成绩,都算一步。项目不怕慢,就怕空转。只要方向在,路总会走出来。

从AI的对话里,重新整理思路

昨天开了 ChatGPT Plus,顺手也把 Gemini 拉进来,想着让两个 AI 替我吵一架。主题很简单——亚马逊这条路到底可不可行。结果这一聊,从下午折腾到晚上十点半,两个AI各执一词,讲逻辑、谈投放、分析用户画像,我在中间来回切换,就像在主持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技术辩论。 听多了,倒也有点启发。很多观点其实都说得通,但真正能落地的,还是得结合自己的节奏去判断。所以最后我只采纳了一部分——那些我自己认为“糟糠”但可操作的点,简单、直接、能测。 因为时间问题,只加了两个测试:BB这边加一个,亚马逊也加一个。不算冒进,但算一次新的尝试。具体结果还不知道,不过也不急。做项目这么久,早就明白一个道理——结果从来不是关键,过程才是你真正赚到的经验。 其实这种感觉挺奇妙的。AI能帮我理清思路、做策略推演,但最终拍板的,还是人。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成本,也有赌注,AI能算概率,却算不出“直觉”。而网赚这个领域,有时候赢的恰恰是那一点“人味”的判断。 现在任务又多了一个维度,google要跑,亚马逊也要试。不能顾此失彼,但也不能放弃尝试。毕竟不试,永远不知道哪一步能走通。 折腾到这个岁数,已经不会再幻想“一夜暴富”的故事。但我依然相信,只要一直在路上,就算慢,也是在前进。

在亚马逊的迷雾里,继续守住google的节奏

最近开始接触亚马逊的新跑法。一开始满心以为能开个新局,结果一上手就被各种后台和逻辑搞晕。原本只是想“先了解下广告投放的思路”,没想到光是研究怎么添加 ads,就折腾到了半夜。参数、预算、展示位……每一步都像是在解谜。等我终于点下保存键的那一刻,虽然系统显示成功了,但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。 这种感觉其实挺熟悉的。从EMU到google,每换一个方向,最初都是靠硬啃。没人能直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,只能靠自己试、自己踩坑。亚马逊这一块同样如此,看起来门槛不高,真正动手才发现,每个细节都藏着坑。做网赚的人,最怕的不是复杂,而是模糊——你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有没有效,但又不得不往前。 网赚那边也得抓紧了。最近看群里、看推特,大家都在说 Q4。老玩家们已经在布局、在吃肉,我这种半路还学广告的,估计连汤都快没得喝了。所以不能顾此失彼。亚马逊要学,网赚也得继续跑。哪怕每天都忙得像转轮的仓鼠,也得让自己保持在节奏里。 或许现在的我有点分散,但总比停下来强。毕竟,每次折腾都有意义——即便广告跑歪了、策略不对、ROI难看,但在混乱中慢慢摸索的过程,本身就是一种成长。 亚马逊是新迷雾,网赚是老战场。我在两个世界之间切换着,一边学习新的跑法,一边提醒自己别忘了初心。也许这一切都还不稳定,但没关系。只要脚下还有方向,就还有机会。

学亚马逊学到半夜,还是得记得

最近开始摸索亚马逊,一头扎进去,结果真的是一头雾水。各种后台、广告、数据看得我头都大了。原本想着“先了解下广告投放的逻辑”,结果光是搞清楚怎么添加 ads,我就折腾到半夜。后台一堆按钮、选项、策略,看得像是在读外语。到最后虽然是加上去了,但到底是不是对的,我自己都没底。 其实这种状态挺熟悉的。做网赚之前,也经历过类似的懵圈期。刚上手时,看教程、试逻辑、踩坑,过程几乎一模一样。只是这次的方向换成了亚马逊。也许是想让自己的思路更开阔一点,看看能不能多一个渠道。 不过折腾了一阵,我又开始提醒自己:别光顾着新鲜事物。网赚那边也不能落下,毕竟是目前主要的方向。两头抓虽然累,但也算是一种平衡——一边摸索新路,一边守好老本。有时候看别人轻轻松松跑广告、数据飙升,自己这边还在调参数、看报表,心里会有点不平衡,但转念一想,谁不是从“瞎摸索”开始的。 学亚马逊这几天虽然混乱,但也挺有意思。就像重新进入一个新世界,规则不同,思路不同,连犯错的方式都不一样。唯一不变的是那种“折腾到半夜”的熟悉感。只是这次,我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——不是盲目追热度,而是想找到一个能长期稳定的方向。 所以还是得两头抓。网赚不能忘,亚马逊也得学。即便忙到深夜,能感觉到自己还在进步,那种累也变得有点值了。毕竟,不管做哪个方向,走得慢都没关系,关键是别停下。

从黑客攻击到站点重建,我的Q4任务新开始

之前的博客被黑了,实话说,我也懒得去恢复。最初想修复,后来一想,反正也没什么太大流量,倒不如把精力用在更值得的地方。于是,国庆节这几天,我把时间都花在了完善自动化工具的闭环上。从早忙到晚,天天熬到两三点,确实累。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,这种深夜操作简直是消耗得厉害。 然后,想让自己放松一下,重新给博客写了个新站。但,老毛病又犯了——总有问题,总觉得不对劲,解决不了就换新的。最后还是没办法,又换回了WordPress,开始仿写一个主题。这20天就这么过了,忙忙碌碌,站点搭建和调整成了我唯一的任务,其他的工作都渐渐被搁置了。 一切都还算顺利地继续着,直到我决定改变方向。任务堆积了那么多,不能再拖了。他们都说Q4要来了,我也搞不太懂,但既然大佬们都在备战,我就跟着捡点汤喝吧。Q4有很多人看准了机会,想着吃肉,我只想抓住这份随之而来的流量。 虽然感觉自己比以前的状态要松懈一些,但不管怎样,还是在前行。也许这就是网络创业的常态——不停调整方向,适应每个新的挑战。但只要能坚持下去,就算暂时没吃到肉,喝点汤也是好的。反正,路还长,机会总会有。